【行业资讯】曼迪勋丨运动防护:运动防护师的主要工作

       多数人大概都有类似的经验,当自己运动受伤就医时,医生会告诉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受伤的组织、是否要动手术、康复的建议等。然而,一般运动员与民众常因无法完整了解医生的专业术语,或对人体构造的认识不足,以致无法正确地依照医生的嘱咐做完整的康复,因而影响身体的恢复。另外,多数医生也会请病人多休息,不要有太多的活动。

       但同样的状况若发生在运动员身上,他们不能只是停止训练与休息,在比赛时间与成绩的压力下,运动员的运动伤害康复必须采取较积极的动态休息原则,也就是在不影响受伤部位的愈合下,仍然保持其他部位的训练。

       除了动态休息外,因运动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受伤前的体能状况与运动表现,所以在一旁协助伤后或术后康复的运动防护师,需要具备医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知识与训练,才能协助运动员成功恢复完整的运动表现。

目前美国运动防护师协会将运动防护师的工作分为五大领域:预防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辨别、评估与紧急处理;运动伤害后的康复与体能调整;健康管理;专业发展与责任。

一、预防运动伤害

       众所周知,“预防胜于治疗”。预防运动伤害涵盖运动防护过程模式的“早期诊断”与“特殊防护”部分。运动防护师针对运动员在从事特殊的活动时,身体和环境与该项活动可能衍生的危险因子进行监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率与严重程度。具体包括:运动前健康检查、运动机能评估、气温等环境监测、应用贴扎或护具和体能调整等。

       各运动专项的需求与常见的运动伤害不尽相同,运动防护师除了需要了解自身服务的项目在训练上特性外,还需从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训练法等分析可能威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风险因子,进而改善已达到预防的功效,包含训练前的健康检查与疾病筛检、提供个别化的运动护具与贴扎、运动环境安全性检查、运动员体能训练等。对伤害发生原因的病理学分析,也是预防伤害不可或缺的知识。

       训练前的健康检查与疾病筛检方面,一般人常认为如有气喘病、心脏病或糖尿病等就不适合从事剧烈运动。其实在良好的监控下,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仍有机会在运动上展现自己。遇到这种情形,训练时运动防护师便需要特别留心这些选手,若发现运动员出现不适等征兆时,就要立即停止训练,必要时协助他们找专科医师做进一步检查。

       在协助运动员选择个别化的运动护具与贴扎方面,例如篮球选手有许多侧移与旋转的动作,膝关节及踝关节的运动伤害比率较高,运动防护师可以再训练或比赛前为选手选择适合的护具,也可以针对运动员的需求与旧伤的情形,实施个别化的运动贴扎,尽可能把受伤的风险减到最低。

       运动环境安全性也是预防伤害的重要环节,因此运动防护师必须在训练与赛前检查环境有无威胁运动员健康的因子。例如:足球场的草地有无容易造成脚踝扭伤的坑洞;运动员身上的装备,如鞋子的大小、弹性与球具等是否符合人体工学,或已老旧需汰换;气候温湿度过高可能产生的热疾病;水分的补充方式等,都是运动防护师需要为教练及选手安全把关的事项。

对运动员体能状况如心肺功能、肌肉适能和柔软度等,是否有能力应付训练及比赛需求来说,运动防护师要具备分析运动专项需求的能力。

例如,柔道运动是两方对抗的运动项目,若某位选手的肌力与同量级对手的肌力有落差,较弱一方的受伤机会就可能提升。因此,运动防护师可与运动科学人员合作,为选手设计体能检测方法,提早发现不足之处,一则可以提供给教练作为加强训练的参考,二则可作为运动防护师针对个别选手设计补充训练课表的依据。

二、运动伤害的辨别、评估与紧急处理

       纵使有完善的预防措施,也无法完全杜绝伤害的发生,在挑战极限的竞技运动中更是如此。运动伤害的辨别、评估与紧急处理主要集中在运动防护过程模式的“降低损害”部分。运动防护师需要熟悉问诊、理学检查、功能测试与病历记录,分辨可能的伤害,评估其影响,做出适当的处置。这部分与医师类似,但运动防护师仅作急救处理,而非医师权责的诊断与处方。

       平时训练或比赛时,现场未必有医师或其他会急救的医疗专业人员,运动防护师必须担任第一线处理受伤运动员或运动参与者的角色,这也是《全民健身条例》对运动防护师专业救助能力的基本要求。

       当接触到受伤的选手时,运动防护师必须有伤害评估如病史询问、视诊、触诊、关节活动度检查、神经学检查、循环系统检查、功能性活动测试的基本能力。若需紧急处理或转诊,运动防护师也必须当机立断,减少可能的疼痛、肿胀或出血,并防止二次伤害或恶化。

       在剧烈身体碰撞的运动中,肢体损伤或骨折,甚至心脏停止跳动都可能发生,因此对运动防护师在运动场上急救能力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条件。运动场上的急救,在基本技术要求上不低于一般的急救,甚至可能使用较一般急救更先进、便捷的器材。以心脏复苏术(CPR)为例,一般的体育专业人员只需要求有红十字会救护技术合格的水平,而运动防护师就应该合乎美国心脏医学会(AHA)专业版的要求,因为运动防护师是以此为业,而不只是顺手施救的善心人士。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逐步要求运动防护师也需要先取得医疗救护员(EMT)才能参加运动防护师资格考试。

在体育运动场域,运动防护师往往会是体育医务的主要决策核心,任何一个不当的判断都可能造成永久的遗憾,无论是统一上场而造成的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意或不同意上场而导致失去一生仅有的一次机会。所以运动防护师自身的评估水平与处理技术必须到位。

三、运动伤害后的治疗、康复与体能调整

       运动伤害后的治疗、康复与体能调整是运动防护过程模式的“治疗康复”部分。

       要运动员每日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有实施上的困难,运动员伤后到回场训练、比赛前的体能调整,恰为理疗师与教练不易拿捏的部分。运动防护师可依医师指示进行仪器治疗与运动治疗,加速运动员康复,并将运动员调整至可接受教练指导的状态。

       运动员受伤后不论是否经过手术,都需要康复与体能训练协助他们恢复受伤前的运动能力。运动防护师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便是:你们跟康复师有什么不一样?”答案很简单,就是这两种专业人员的工作场域不同,在专业应用上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一个是回到常人的日常生活,一个是回到运动场参与竞技。

       运动医疗团队中的各个专业人员彼此分工合作,医生诊断并提供后续治疗的建议,康复师负责术后或康复运动与仪器治疗,协助受伤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恢复到可以应付日常活动的强度和机能。但不同的运动员因专项的特殊性,必须再经过针对个别需求设计的运动治疗、运动处方、功能性训练,甚至体能训练,以协助他们重获本体感觉、肌力、肌耐力、爆发力、心肺耐力、敏捷性、协调性等,并调整受伤后的心理状况,才能重拾运动场上的能力,也才能安全地把运动员交回教练的手中接受常规训练。

       运动防护师对人体的了解、专项需求及训练的知识,是运动员康复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在国际上,运动防护师同时取得美国体能协会体能训练师资格几乎是常态。然而,由于运动防护师要求必须经过完整的大学专业训练,能考体能训练师,未必能考运动防护师。所以只有运动防护师兼具体能训练师资格,而没有体能训练师兼具运动防护师资格。

四、健康管理

       现代的医疗服务已经由医师独大转为链状结构,甚至是网状结构。运动防护师正是运动员与运动队联系整张医疗网的关键。透过运动防护师,运动员可以有效率地使用医疗资源,减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另外,导入公共卫生的知识,确保相关人员健康,建立紧急应变计划,预防传染病等都是此领域的要点。

当运动防护师所照顾的运动员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不正常征兆时,需要为他们找寻合适的专业人员,如各专科医师、心理咨询师、运动科学人员、体能训练师、营养师等,协助后续的检查、治疗与咨询。运动防护师平时也要提供最新医疗资讯给运动员及教练,让运动团队的成员了解运动防护处理与保健的观念。也要推广与宣导这些讯息给喜爱运动的一般民众,落实“运动健康、健康运动”的概念。运动防护师每日也要做详细的伤害记录并向教练报告,以及负责运动防护及训练器材的预算管理与购买等行政工作。

五、专业发展与责任

       这个部分主要是强调运动防护师必须不停充实新知,遵守法律与道德规范,确保医疗照护的专业性与精熟度,以保护运动员、运动参与者和公众的权益。由于运动防护仍为新兴的专业,为了让大众更加了解与接受,运动防护特别在此领域被提出。一个专业的发展是所有专业人员共同的责任,而职业的健康发展更将为专业人员带来丰厚的回报

 

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曼迪勋丨运动防护:运动防护师的主要工作